中秋的思念

2023-11-09bj03
导读  春去秋来,又是中秋,望着又快圆了的月亮,牵起我心中浓浓的思念。
  记忆里,儿时的中秋是乡间的炊烟,是外婆慈爱的声音,是十多个表兄弟姐妹围着锅台,等着外婆亲手做出来的、...


  春去秋来,又是中秋,望着又快圆了的月亮,牵起我心中浓浓的思念。
  记忆里,儿时的中秋是乡间的炊烟,是外婆慈爱的声音,是十多个表兄弟姐妹围着锅台,等着外婆亲手做出来的、将要烤好的“笨月饼”。
  记忆里的外婆总是边做着月饼,边讲述着月亮里的传说。那奔月的嫦娥,折桂的吴刚,神奇的玉兔让我听得入迷。
  外婆做出来的月饼在60年代里无疑就是最好的食品。虽然它只是将发好的白面切成均匀的面剂,再包上一点点红糖,然后用擀面杖在案板上擀开,再用一个小碗反过来在面饼一扣一个圆圆的印子,在圆圆的印子中间用“顶针”压上各种连环,这样,一个好看的月饼模型便做好了。
  那个年代,做月饼总是在烧着柴火的炉子上放一个大鏊子,然后将月饼烙熟。那个年代,我们每天只能吃到玉米面窝头,面对着冒出热腾腾的油香味的“笨月饼”,它的香甜无异于世间最好的美味。
  到了晚上,中秋明月早早的高高地、圆圆地、亮亮地悬挂在了天空,外婆便让外公将家里的“八仙桌”搬到院子里,将做好的“笨月饼”端上用一个大盘子放在桌上,再将从树上采下来的核桃、枣、葡萄,地里摘回来的收回来的新粮食捡上几种整齐地放在桌上。
  当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外婆就会轻轻地告诉我们,月亮圆起来的时候,就要开始“拜月”了。
  记忆里的“拜月”是非常隆重的,由外公带着大家一起向着月亮的方向许下一个愿望,据说是只有心诚地拜过月亮的人,来年才会身体好,才会丰收。而第一杯酒也总是由外公双手捧着,并向天空一辑,然后便轻轻地洒在地上。现在每当想起那时的情景,总是会想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时,“拜月”就算完成了。
  围着锅台等候了一天我和表弟妹便由外婆分配给我们一人一小块“笨月饼”,那时,一个笨月饼要分成四份,分给四个人吃的,那时的我记得非常的清楚,那就是等我长大,长到和外婆一样大时,一定要自己吃一个“笨月饼”。
  春走,秋来,冬又至,记忆中已经过了四十多个中秋,中秋的“笨月饼”由一小块成了一个,换成了商店里买回来的“细月饼”,“拜月”的仪式却不变地留了下来,连同外婆做出来的“笨月饼”。
  母亲手里做出来的“笨月饼”,在一年一年的变化中,逐渐地加了芝麻,加了核桃仁,加了青红丝、加了香料,“拜月”的时候我们家也由父亲延续了外公的角色。只是比起当年,多了一种城里人的方式:赏月对诗。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姐弟坐在父母身边,翘首仰望苍穹。由父亲出上句,我和弟弟对下句,那些有关月亮的诗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下”、“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每到此时,父亲的眼里就会流下泪水,他会对着我们说,现在你们的奶奶在四川不知是不是也在吃月饼?是不是收到了寄去的信?后来渐渐长大并成家的我们姐弟,在离开父母的中秋佳节,才真正地明白了什么叫“明月千里寄相思”。
  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我还是依俗做了“笨月饼”,我做出来的月饼应该说是与外婆的“笨月饼”有了天地之差别,从超市里将各种果脯能买多少就买回来多少,将芝麻、冰糖、桔饼、花生仁、各种果脯一同切成碎块,用油炒起来,放上少量的豆沙,做三分之一的油酥面,三分之一的水油面,三分之一的蛋清面,合在一起后切成相同的面团,将做好的馅包进去,再放进月饼模子里,脱出模型后的面坯上再刷上一层蛋黄,放进烤箱里定好时间,然后等烤箱发出嘟嘟的声音时,就可以出炉了,我的月饼也就做好了。可是,在我的记忆中,任何月饼都比不上我儿时外婆做出来的“笨月饼”好吃。
  如今,明镜般的月亮把如水的清辉透过窗户静静地倾泻我的屋内,没有开灯的屋里隐隐显现着月光洒下的点点光亮,我走近窗户,望着远处升起的薄薄的烟雾,望着深邃无尽寥廓的天宇,望着家乡的方向,任由思念透过月光,陷入了沉思……
  又是中秋之夜了,望着当空的皓月,如水般洒向大地,此时此刻家家团圆、人人欢聚,户户拜月、个个赏月。每当此时,我便不由得怀念起另一个世界那我的外婆、外公。思念起我天人永隔的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在月光中的形象,“拜月”时的情景,便联褊浮现于眼前,分发月饼时欢乐,不停地闪动的身影,那曾经融汇在我们这个家庭的爱。
  愿这份中秋的思念能从我的心里发出,邀回我的亲人与我同赏中秋月……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sanwen/2914.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