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将士抗战语录

2023-11-10bj03
导读中国抗日将士抗战语录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遥想当年,千万好儿郎,金戈铁马,跃马扬鞭,救国于危难之际,宁死不做亡国奴!至今念之,热血沸腾!  2&...

中国抗日将士抗战语录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遥想当年,千万好儿郎,金戈铁马,跃马扬鞭,救国于危难之际,宁死不做亡国奴!至今念之,热血沸腾!

  2“.小日本,我操你十八代祖宗!”

  一个抗联战士被日本鬼子执行死刑前,面无惧色,高呼此言。

  3“.......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如是说,其言悲壮!

  4.“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自己填进去!”

  台儿庄战役最激烈之时,第2集团军的三个师基本打光,司令长官孙连仲对池峰城下达反攻命令。

  5.“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1943年国民政府的征兵口号。短短数月,十万大中学生投笔从戎,舍家为国。参加第二次缅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小700余战,毙伤敌十万余人。

  6.“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活埋。今后都这么办。”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战,中国远征军38师师长孙立人厌恶的皱皱眉头,对参谋下达处理日军俘虏的命令。

  7.“我是中国人哪,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我们中国就完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940年2月,饥寒交迫是杨靖宇将军对劝他投降的村民说。后因汉奸出卖,将军战死沙场。

  将军是连死后都令日本人敬畏的人,据伪[[协和]]杂志报道,日军确认真的杀死的是杨靖宇后“一点快感也没有”,反而“呜呜的哭了起来”。

  8.“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做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之时,57 师师长余程万率残部据守西南一角,明知援军已不能至,在一片焦土上向司令长官孙连仲发去电报,孙当下泪下如雨。

  9.“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一位军人,在表达了中国必将取得胜利的确信后,回答记者“那么胜利后,你打算做什么?”的提问时如是说。

  10.“敌未出国土之前议和即汉奸”

  华侨代表陈嘉庚在国民参政议会上提出的“十一字议案”

  11.“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远征军黄景升出征前说。

  12.“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桂林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131师师长阚维庸绝笔

  13.“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宋哲元语

  14.“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过回来。”

  第四航空大队第21 中队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4.29空战”中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撞向扑来的敌机,与日军吹嘘的“红武士”高桥宪同归于尽。

  15.“现孤军奋战,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1942年初,赴缅参战的戴安澜将军在东瓜保卫战前留给妻子的遗书。后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16.“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语。

  17.“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1941年2月,李家钰在灵宝在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问团面前奋笔急书。

  18.“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们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寇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张自忠----抗日第一名将

  19.“它奶奶个熊,老子非要逮住那个小日本鬼子,割了他的鸡巴,卷着大葱。就着蒜坨,奸着日本女人,喝着二两小酒..”

  张自忠的口头禅

  20.“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武汉会战前,陈诚在户口要塞炮台视察,发表战前宣言。

  21.“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的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

  9月5日,邓锡侯在四川万人“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上慷慨激言。

  22.“我马占山心意以决,就是要和日本拼命!要是我打错了,给国家惹下乱子来了,你们把我的头割下来,送但中央领罪。”

  时任黑龙江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面对部分下属的软弱,拍案而起。表示“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地沦为异族”。

  23.“如果议和,广西军队将单独抗战。”

  1939年蒋介石命令杜石山到香港跟日本人谈判求和,作为缓兵之计,桂系全体将士群情激愤。李宗仁在第五战区对外如是宣称。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yulu/4062.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