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六月九日,当我们一行四人骑着摩托来到嫘祖的故乡董桥时,心中不免小吃了一惊。
来之前曾打听过嫘祖故乡的情况,但文联的几位同志当时正在北京申报嫘祖故里一事,未能细谈,一位老作家听说我们要去嫘祖故里,笑了,说:“那地方现在什么也没有呀!”
以为这只是一种说法。所谓的什么也没有,无非指没有曲阜孔庙的肃穆庄重,没有黄帝故里的人山人海,没有始皇秦陵的宏大气魄,没有北京故宫的雍容华贵,但总会有一点遗迹让人凭吊,有一座庙宇让人膜拜吧?
一到村东头,便碰到了一群过路的村人。当他们听说我们寻找嫘祖的故里时,眼神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脸上洋溢着笑意,热情地给我们指点着。顺着村人的指点,我们来到一片岗地。
原以为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的诞生,一定伴随着一个优美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挺立着哪怕只是一所庙宇和院落来慰藉蚕神的英灵。可是没有。这里的村民原来大多不知道传说中的娘娘庙在哪里,对嫘祖神奇的故事亦非耳熟能详,只是近几年舆论的宣传,又见专家学者一次次造访才渐为熟知。
嫘祖故里一片沉寂,沉寂得匪夷所思,沉寂得令人汗颜。
这里原本不该这般沉寂。这方土地,曾向人类贡献过一个永恒的伟人。五千年前,这里该是桑林若海,蚕山如云,田禾蓁蓁,溪水汀汀。农家的小院里交响着蚕食桑叶的沙沙声和沸水抽丝的嗞嗞声。
可是今天,刚刚割过的麦茬地里长出嫩嫩的玉米苗,几个村民在地里刨地、补苗。不远处的草河和洪河里内渍着一滩污水,遍地桑林化为乌有,远山灰黛,其意朦胧。时间,冲洗着人类的历史,也冲刷着人们的记忆。
一代蚕神嫘祖,以洞悉蜘蛛结网的犀利目光,以发明沸水抽丝的睿智,默默地注视着,注视着她的后代子孙能否再一次重振中华文明。
嫘祖,在等待中沉默,在沉默中等待。
二
村人告诉我们,岗地的东南角有一个文化遗址碑,让我们去看看。
是一座2006年省县两级政府立的石碑,上面刻有“”的字样。一座孤零零的碑,挺立在岗地的一角。一路之隔,便是村民们一排排新建的漂亮房舍。和房舍相比,石碑显得琐碎而卑微。正在刨地农民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开玩笑说从郑州,朴实的农民相信了。是的,只有专家学者才会对一个石碑、一个拓片感兴趣。他告诉我们,近几年经常有三几个人来这里拣一些破陶片包起来带回去,这里的瓷片象坷垃一样多,一样贱。
蹲下来瞅瞅,果真。指甲大的红色的陶瓷片,俯拾皆是。我们当然不懂文物,但出于对历史的尊崇和对嫘祖的好奇,几个人便胡乱拣起来。一旦发现一个带纹的或大一点的,便惊呼,便小心翼翼拾起来,便在心中累积着文化高山的块土。我们寻找拓片,也是在寻找文化,寻找历史,寻找文明,寻找一种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所在。
是的,二十多年前,以高沛先生为代表的西平人,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学者的风范和犀利的眼光,在浩如瀚海的史料夹缝中,初步找到了嫘祖故里在西平的佐证。于是,他多次来到传说中嫘祖生活过的地方,在蛛丝马迹中寻找,在传说、拓片中印证,然后旁征博引,慷慨陈词,奔走呼告,终于在二00六年,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一致通过认定,嫘祖故里在西平。
剩下来的事,也许就是大兴土木,筑陵造殿,排排场场把老姑奶奶清进庙宇,洗手焚香,虔心朝拜了。
在特别重视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的国度里,这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传说中的嫘祖故里还有很多,如四川、湖北及河南的其它地方,嫘祖的故里在哪里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在进一步增强。由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的增强提升为民族文化的尊崇与保护,由民族文化的尊崇与保护提升为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这才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真正意义。
据传,西平境内原有嫘祖庙五座,后来庙宇扩为七进院落,规模宏大,庙中建七级浮屠一座,浮屠四周苍松翠柏,银杏古槐,每年农历三月三,人们为嫘祖举行庙会,七天会期,唱大戏,祭祖先,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嫘祖曾这样的气派过,气派得光明磊落,气派得坦坦荡荡。当那个气魄典雅的庙宇,高耸入云的浮屠,郁郁葱葱的松竹,热热闹闹的庙会一度毁于兵燹、灭于无知时,嫘祖是遗憾于无处栖身、香火不再,还是痛惜于文化丢失、文明难传?答案是不用思考的,嫘祖毕竟是嫘祖。
现在重要的,也许不是寻找和重建毁灭的庙宇,而是寻找和构建丢失的文化。
三
在我们今天“文化遗产热”、“申遗热”的浪潮中,究竟有多少真正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丢失了真正的文化,无疑就丢失了民族的根;没有了民族的根,这个民族将是一个脆弱的民族,一个昙花一现的民族,一个不堪一击的民族。而要真正保住民族的根,除了保护好我们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文明,还要让这种文化、文明注入新的内涵,施放有长久效力的养分,才能使我们的民族之根持久牢固,才能使我们的民族之花永不凋谢。因此,我们需要做的,除了弘扬传统文化,还要构建新的文化。
当今社会人们浮躁、肤浅、浮华的心态和缺失文化素养、文明意识积淀,使得急功近利盛行,好大喜功疯长。人们很难静下心来从一处古迹、一首古诗抑或一块拓片、一则传说中去寻找文明和文化的根,既而用自己储蓄的文化养分去给这个根浇水、施肥,使民族之根有充足的养料供给中华民族之林。我们这个民族在物质文明膨胀的外表下裹藏着精神文明的羸弱和贫血,输氧与补血,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所以,有一种不合适宜的想法。
在我们构建嫘祖文化时,能否不像孔庙那般庄重,不像故宫那般热闹,不以奇山幽水为陪衬,少一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只让嫘祖故里显现出一种自然,一种大气,或许稍有荒野,以免过大的气派将嫘祖文化抑或民族文化湮灭。它应当为人们打开一页窥视积淀在黄土地上五千多年厚重的文明史,但不只是以物质的形式凸现,而是让每个来这里观赏的人从中看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由此引发人们羡嫘祖之功德,叹人类之灵悟,发思古之幽情,振中华之大气。它应当使来到这里瞻仰的人,直接和嫘祖对话,直接和历史对话,直接和生命对话。如果人们来此之后看到的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感受到的是气派雄伟的庙宇,带着一颗赞叹、惊羡之心给我们扔下一些不菲的银子,而不是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回去,我想不应是我们构建嫘祖文化的初衷。
话说到这份上,不是反对借文化之台唱经济大戏,不是对白花花的银子看不上眼,也不是缺乏经济意识,更不是在唱君子不言利的高调。只是想,一个气魄恢弘的建筑,可以在一朝一夕内完成,而一个民族文化和民族文明的构建决非一时一世之功力。再排场的建筑,都可能毁于一旦,而真正的文化和文明一俟贮存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将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千年大计,文化为本。文化素养的高低是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标志,民族素质高低又决定着民族文明的发展程度,民族文明的发展程度制约着物质文明的耐抗力,万不可等闲视之。我们不能站在嫘祖跟前默默无语,我们应当让所有瞻仰者理直气壮的对嫘祖说,我们是您骄傲的后代子孙。
嫘祖穿越千年历史注视着,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民族的再一次觉醒,等待着一个民族的再一次振兴。
已同步至蓝草地的微博